全力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宝山发布28条68项计划
今天(1月28日)上午,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2021年宝山区建设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推进大会在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召开,标志着宝山“北转型”新篇章大幕开启,科创战略进入全面施工期。
▲宝山区委*陈杰、市科委副主任陆敏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为宝山区建设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按下加速键
▲科创主阵地核心承载区三大平台公司揭牌
▲街镇园区代表接受目标任务责任书
▲科创主阵地建设首批载体命名授牌
围绕上海市“十四五”规划赋予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发展定位,宝山区对标对表国家战略、上海战略,推广复制自贸区创新经验,加快推动科创企业上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宝山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门户等功能,着力引进聚集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
全面加强与复旦、上大等高校院所合作,推动区校合作、区区协同、区企联动,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端产业引领力的科技企业。
切实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着力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实现产城融合联动发展,做好从科技到市场的大文章。
加快建设三大产业基地,推进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环上大科技园等建设,打造以石墨烯功能性平台为代表的超碳、超导、超硅等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上海机器人产业园集聚辐射效应。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全域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大力发展“五型”经济,发展壮大一批以石墨烯功能平台、欧冶云商、钢联、微盟、快仓、票易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企业。
同时,依托轨道交通1、3、7、15号线等已开通地铁站点,大力加快沿线科技孵化和产业化步伐。
聚焦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目标任务,宝山区勇当“科创+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依托宝武、临港、上大的资源优势,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布局,调整组建吴淞、南大、大学科技园3大一级平台公司,明确开发建设、投资发展等功能定位,实体化投入运行。计划到2023年,南大核心承载区功能性开发框架基本形成,吴淞核心承载区转型发展初具规模,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增长。
一方面,围绕南大地区打好“上大牌”。控详规划正式获批,临港智慧城等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26个市政公建项目加快建设,丰翔路、祁连山路等主干路网基本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幼托等公建配套结构封顶。与上大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挂牌成立环上大科技园,制定专项政策。首发项目宝山科技园完成功能改造,临港城工科技绿洲一期建成使用,首批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企业、8个重点转化项目入驻。
另一方面,聚焦吴淞地区打好“宝武牌”。建设规划、首发地块控详规划和两个1平方公里控详规划正式获批,10个专项规划形成稳定成果。与宝武集团深化合作,发挥宝武产业链上下游聚合优势,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35.3亿元的欧冶云商运营中心、宝武工业品供应链运营中心等10个重大产业项目。宝武高炉会博中心顺利竣工,博绣荟产业园投入运营。
▲吴淞创新城(吴淞口国际科创城)宝杨路
会上,宝山正式发布了《宝山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聚焦成果转化、科创与金融、创新人才、创新产业、科创服务体系等五大重点领域,共制定了28条68项具体计划,对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做了全面的规划,旨在到2023年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数、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等关键指标“倍增提升”,持续打响“科创宝山”品牌。
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
(一)加快构建“三分区”科创中心主阵地空间架构
1.南片区:打造“北中环赋能经济带”,推进南大智慧城功能性开发,建设环上大科技圈。推进蕰藻浜沿岸科创转型,打造充满人文活力的水岸风貌、科创港湾。
2.中片区:结合吴淞地区转型和北沿江高铁宝山站建设,加快提升吴淞市级副中心服务能级,打造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空间,与中心城共同做强城市核心功能。
3.北片区:在北部园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端制造业,拓展科创空间。
(三)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对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推进大学科技园集聚和发展,增强大学科技园辐射带动效应。
2.建立环上大科技创新联盟:到2023年打造10个有品牌辨识度和特色显示度的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载体。推动不少于60项科技成果在宝山转化。引进和打造各类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30家以上。
(一)重点引导资本资源向科创领域聚焦
2.发挥金融科技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
(二)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助力科创企业挂牌上市
推进我区拟上市企业“展翅计划”,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股交中心深化合作,支持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揽才工程,用好专业猎头力量,支持企业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加强院校创业指导站建设。到2023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个,借助猎头公司力量引进150名从事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能攻关的人才。选树优秀创业项目不低于30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
(二)加快创新人才培育,发挥创新人才激励制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推进宝山区企业人才培养“灯塔”计划,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行宝山区优秀人才樱花服务卡,在住房、落户、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制定高层次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户宝山的住房优惠政策,筹集人才公寓8000间,全面推行宝山区优秀人才樱花服务卡,持续优化完善区级创业扶持政策,持续扩大政策受益面,助力人才安居乐业。
(一)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
(二)发展数字经济和五型经济,创新消费场景和行业业态
到2023年,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升级。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快速发展,建立多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打造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二)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对标*高标准、*好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完善产业扶持、联系帮办等全周期服务体系,做好安商稳商“金牌店小二”。(作者:高慧芳、宋凡强、李金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