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宝山产业地产信息 > 正文内容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政产研协同引领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

admin1个月前 (03-20)宝山产业地产信息74

  2月23日,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研究院正式启用。这一由宝山区政府、上海大学和杭州宇树科技共建的政产研协同创新平台,将有力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注入新动力。

  政产研“三螺旋”驱动智能机器人全链条创新

  政产研“三螺旋”模型是政府、产业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典范,旨在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创造。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成立,正是这一模型的生动实践。

  宝山区政府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扮演了“催化剂”角色。2025年1月,宝山区出台《宝山区关于加快“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为重点项目提供土地优惠和租金减免。此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蕞高200万元的安居资助。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促进了产业集聚。

  2024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682.4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机器人产值近80亿元,占全市工业机器人产值的三分之一。根据《宝山区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上海宝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总规模将力争在2026年突破千亿级大关。

  企业作为 “需求感知器” 与 “技术转化枢纽”,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宇树科技凭借60%的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宇树科技的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自研率超90%,涵盖电机、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传感器、主控系统以及电池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与上海大学合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研发基于生成式AI的机器人集群三维环境协同探索技术。这一技术已在灾害救援、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多个场景中初显成效。此外,宇树科技与宝钢集团借助宝山区政府的智能工厂试验场,成功开发出高效、稳定、安全的智能冷轧送样系统,为工业场景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范例。

  高校正从“论文生产者”转向“问题解决者”。上海大学与宇树科技共建联合实验室,重构了科研范式,研究院聚焦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两大前沿领域,致力于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发展与成果落地转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实验室的课题共建,为上海大学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共同吸纳顶尖人才加入研发团队,打造创新产业双向赋能生态。上海大学还邀请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进一步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的尖兵梯队,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

  在此基础上,上海还在探索深化“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机制,依托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及 “大零号湾研发+马桥智造”的产业链协同模式,打造更多“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长三角政产研协同路径:技术共研、生态共建、市场共拓

  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全国超40%的机器人企业,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其中,上海智能制造装备规模突破千亿,计划于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并增投万台机器人。“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超2300台,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整机、锂电、光伏等高附加值产业。

  上海宝山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启用,是长三角政产研协同推动产业升级的缩影。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技术突破和高校的科研创新,正在共同绘就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蓝图。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化,这一模式将为中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然而,政产研协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利益分配方面,可能存在各方对利益分配比例不满意的情况,导致合作出现矛盾;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也可能引发纠纷,影响合作的积极性;人才流动方面,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待遇和发展机会不同,可能导致人才流动不畅,影响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权益和责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归属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人才政策的协调,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共享。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地区可以构建更为高效的“技术共研、生态共建、市场共拓”协同模式,为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上海普陀区携手江苏七市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2月26日,普陀区与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正式携手,共同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普陀区将优化布局,加强跨区域协同,成为创新带的“引力场”。通过政府牵线,启动产业创新“链式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千百十”新质产业发展体系,与沪宁沿线城市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路径。(来源:文汇报)

  沪苏浙联合批复,推动沪苏嘉城际铁路建设

  近日,沪苏嘉城际铁路项目水乡旅游线江苏段等获沪苏浙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批复,助力建设“轨道上的示范区”。沪苏嘉城际铁路连接示范区两区一县,全长17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采取两省一市联合审查、审批方式,确保规划统一、建设协调、运营一体、深度融合。(来源:苏州发布)

  上海认定第二批49家创新型企业总部

  2月27日,第二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授牌仪式举行。此次获授牌的49家创新型企业总部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战新综合等重点产业领域。这些企业发展活力强劲,其中26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15家企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30%,成为区域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来源:文汇报)

  浦东康桥镇打造“工业上楼”示范标杆

  2月25日,浦东新区康桥镇举行2025年抓投资促发展暨重点项目签约开工大会,签约新落地及重大产业项目9个,启动现代城镇建设项目4类,总投资超百亿元。康桥将全力打造“工业上楼”示范标杆,推进均瑶数字仿真园、视源股份长三角总部等项目开工。(来源:文汇报)

  无锡生物医药产业显现强劲“磁吸效应”

  2月25日,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和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年度产业十大事件。2024年药械产品上市总数和药品实验数量均创8年新高,医疗器械新品进入优先审批通道数量增长,位列全国前20。吸引63个亿元级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已建和在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11个,多个科研机构落地.金融保障体系助力,已投资165个项目。(来源:无锡日报)

  小米集团首个省级产教融合基地落地常熟

  2月25日,小米产教融合大会暨2025小米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在常熟举行。此次,小米集团将在常熟高新区设立首个省级、江苏地区唯一一个小米产教融合体基地。该项目集人才培养、认证考试、实践教学等功能为一体,为常熟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助力新一代智能硬件产业加快发展。(来源:常熟国家高新区)

  近日,江苏发布《地区制造业创新指数评价报告(2023)》,南京以89.38分位居全省头部。报告从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产出、创新环境4个维度评价地区制造业创新水平,南京3个维度得分头部。近年来,南京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技术创新体系,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预计达3.9%,2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50亿元。(来源:南京日报)

  2月26日,装载500吨镇海炼化生物航煤的“圣油238”轮离港驶向香港,系中国石化生物航煤首次供应香港机场。生物航煤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降超50%。镇海炼化年加工能力10万吨,满负荷运行可消化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的“地沟油”,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来源:宁波日报)

  杭州临平一季度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61个

  2月27日,杭州临平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投产活动,61个项目总投资197.1亿元,在投资额和数量上均创历史新高。其中,24个开工项目总投资132.1亿元,涵盖智能制造、半导体算力等前沿领域。15个产业项目中包含年产10万台算力设备项目、新能源电动车一体线控项目等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优质项目。(来源:杭州日报)

  合肥“中国环境谷”发布十大应用场景

  近日,“中国环境谷”发布2024年度十大应用场景案例,涵盖污水治理、大气环保管控等多个民生领域。活动通过“场景+”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岑锋科技等本土企业新技术脱颖而出。去年以来,“中国环境谷”组织多场场景供需对接会,形成近60项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来源:合肥日报)

  全国首例民营企业数据资产增资作价入股落地芜湖

  2月27日,全国首例民营企业数据资产增资作价入股项目在芜湖市签约落地。徽投科技依托自主研发的“紫藤数融”平台,累计清洗治理超6万家企业信息数据,形成4款标准化产品并在安徽省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该数据资产市场总估值达204万元,蕞终作价51.9万元通过资本溢价核算计入企业股本。(来源:芜湖日报)

  (本文作者陈思泽、郭颖珂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蕞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bs-cfw.com/index.php/post/9323.html

分享给朋友: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政产研协同引领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 的相关文章

2021上海宝山区厂房检测中心厂房安全评估新闻

2021上海宝山区厂房检测中心厂房安全评估新闻

  结构施工检查找平层屋面排水坡度找平层厚度及其施工;屋面找平层分格缝的留设与施工;屋面保温隔热层块状保温层的施工;找坡层施工,颗粒散状保温层的排气孔排气道等留设和施工;防水层防水材料及施工;细部节点细部节点处理和施工;保护层保护层用材和施工。局部拆除检测有必要时。对于具有渗漏嫌疑的部位,拆除...

2022宝山远洋红星宝山天铂-上海远洋红星宝山天铂楼盘详情

2022宝山远洋红星宝山天铂-上海远洋红星宝山天铂楼盘详情

  虽然现在新房都不承诺对口学区,但是红星宝山天铂的教育资源实在不得不提!毕竟项目边上就是上外嫡系学校——上外附属宝山双语学校,从学区对口的就近原则来说,项目对口的几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关于教学质量,学校副校长是由上外直接委派的,聘请上外附中资深教师、专家顾问团队协同督办教育,...

218亿元42个项目集中签约宝山“北转型”再提速!

218亿元42个项目集中签约宝山“北转型”再提速!

  今天(2月7日)下午,虎年新春假期过后首个工作日,2022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召开,这是宝山吹响建设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冲锋号”,奋力开启实现“北转型”新征程的一次誓师大会。会上,总投资218亿元的42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它们将成为牵引新一年发展的“主引擎”。区委*陈杰,区委...

26个项目总投资超60亿元宝山区一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26个项目总投资超60亿元宝山区一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4月10日上午,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活动系列活动暨宝山区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宝山区南大智慧城隆重举行。本次签约活动共有总投资超60亿元的26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签约项目涉绿色低碳、生物医药及合成生物、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产业。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邓小冬参加活动并致辞,市经济...

7月26日起宝山全区所有仓储货运场所全部静默封控3天其中涉及建筑钢材主流仓库9个

7月26日起宝山全区所有仓储货运场所全部静默封控3天其中涉及建筑钢材主流仓库9个

  据Mysteel调研,7月26日起宝山全区所有仓储货运场所全部静默封控3天,封控周期内,仓库暂停作业。其中涉及建筑钢材主流仓库9个,型材主流仓库8个。另外以所盘仓库样本来看,宝山区主流样本仓库库容比均值为82%,其库存体量占Mysteel总仓库样本比为66.5%。   关注同花...

8家企业计划投资40亿元!西青区招商推介会在上海迎来“开门红”!

8家企业计划投资40亿元!西青区招商推介会在上海迎来“开门红”!

  为继续高标准落实推进天津市“十项行动”,深化津沪合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西青区,2月16日,西青区招商推介会在上海市黄浦区成功举办。会议聚焦集成电路、车联网、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8家重点企业的优质项目签约落户西青,计划投资40亿元,迎来新年招商“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