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未来产业园核心区2020年开园
查了一下地图,位置在沪太路东,金石路南,距离美兰湖还有7公里的距离;建在这么远的位置,应该有远景发展 ...
区域交通的完善也将助力留住企业及人才,政府正积极推进罗罗线公路)、沪太路快速路等省省对接道路、沪通铁路(二期)、S7(三期)等规划实施。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北郊未来产业园主要面向企业,打造集聚的研发总部。总体建筑规模约36万平方米,园区周围医院、学校、人才公寓、专家公寓设施齐全,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具有科研能力的公司,更好地借助上海宝山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吸引优秀的专家人才齐聚,共同打造宝山从人们原先印象中的“钢铁之城”转变为面向未来的“智造之城”。
个人认为:高铁上海北站放在月浦、罗泾偏宝山西北角为*佳。这样可以实现工作在宝山,住在江苏,一小时生活圈。
就如本贴所说产业园在宝山(上海市)的尽头,偏太仓,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而这些就业人口可以住在太仓、常熟或其他苏南地区,也可以住在南通、海门、启东等其他苏北苏中地区。再譬如罗泾钢铁厂,转型后也可以解决大量就业人口,目前部分厂房已经做其他用途,像阿里云的服务器就放在这里。
但如果高铁站靠近杨行,偏宝山东面,则不利于同城效应的形成,工作在上海,住在苏州、无锡、南通会很难实现。
查了一下地图,位置在沪太路东,金石路南,距离美兰湖还有7公里的距离;建在这么远的位置,应该有远景发展 ...
这个区域不是商务楼,也没必要在这个位置建商务区,这里是高端产业研发区域的配套区域,期望吸纳企业的高等科研中心人才,后面背靠的就是宝山工业园区。
上海不是只需要金融业的,工业研发也是镇国重器。有了研发中心就有了产业链,高端科研留在上海,附加制造放在长三角,留在大宝山的就是高科技人才和高阶蓝领。大居那边也不缺中低端灰领和基础服务业人才。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两个大居的人口优势,否则人都乘着7号线往市中心跑,赚嘛就赚不了多少工资,尴尬的很。 制造业带来的就业率和周边产业链远远比CBD商业中心多多了,而且人口素质要求也低些。像顾村机器人产业园,一个厂养1、200多号人都是小厂,园区都看不上的。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顾村机器人产业园、宝山工业园只要做好产业引进,删除低端产业,沪太路就是黄金线。当然说说简单,光一个招商和筛选就是很费心的事情了,不过现在至少是重视了,给交通、给政策、给配套了,很欣慰的事情。
而且,产业园区如果搞得好,企业总部看到营商环境优秀,也会有更多意愿到大宝山安家的,靠近市区的CBD也会得益的。
本帖*后由 williamchen 于 2020-1-13 11:16 编辑
个人认为:高铁上海北站放在月浦、罗泾偏宝山西北角为*佳。这样可以实现工作在宝山,住在江苏,一小时生活 ...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有上海北,那它就不该是个纯高铁站,他应该有大部分功能承接对长三角的枢纽功能,而不是仅仅的高铁站那么没新意的枢纽。因为长三角一体化势在必行,整个地域应该不是靠高速公路、船运和高铁支撑的。而是200,甚至200以下的类似轨道交通网构成的运输网络。汽车和船运上的客运对轨道交通的客运是几乎没优势的;而高铁需要的是大间距的站点,明显不适合长三角区域性的要求,还没提速就要靠站了。沪通这个较低速的客运倒是可以满足以上条件的。
如果大宝山有这么个大枢纽,不论是本地去太仓、南通等等区域,亦或是周边客源进入大宝山,就算是跳板至上海市区,也是极好不过的事情了。对整个大宝山的提升*对不会比吴淞园区转型效果差。再如果和吴淞园区合为一体,将是大宝山*牛的动力引擎。虽然,眼下情况二合一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大宝山就不想在罗南这个交通要道设个点嘛? 铁路正线、有交轨、有人气、有商业、有服务业、有留白地域、而且刚铁路拐弯势必要降速的。除了辐射东部能力较弱外,是仅此于吴淞园区的位置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