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的通知》(宝安监〔2017〕20 号)要求,经园区党工委、管 委会研究决定,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强化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控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园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园区成立了由园 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园区安全监督管理部副部长为副组长的领 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督管理部,负责协调 和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 2018 年年底,园区将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 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运行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 业岗位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真正构建与本园区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着力推进安全生 产责任落实,努力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安全生 产领域的改革创新,力求实现常态化管理,努力实现园区本质化 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总量继续降低,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杜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三、主要工作措施 安全风险管控推进工作分 3 个阶段: (一)动员培训阶段(2017 年 6 月底以前) 在 6 月份组织园区内所有落户企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

  级、管控工作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实施指南(试行)》为主,指导企业对本单位的较大危险因 素进行排查、分类,在此基础上对照《指导手册》制订、修改、 完善防范措施。

  (二)企业推进阶段(2017 年 7 月至 2018 年 3 月) 按照《上海宝山工业园区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 范事故能力行动工作方案》和《关于调整上海宝山工业园区开 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工作方案的 通知》的要求,聘请第三方安全技术******机构,按照《工贸行业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对 园区内所有企业开展较大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分行业建立企业安 全风险数据库。2017 年年底前,推进企业的风险报告率要达到 80%以上,并按照企业整体风险等级,梳理完成相关企业名单及 风险点基本情况,报送区安全监管局。2018 年 3 月底以前,所 有推进企业的风险报告率要达到 100%,并绘制完成园区所有企 业“红橙黄蓝”4 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三)企业巩固完善,形成长效监管机制阶段(2018 年 4

  月至 2018 年 12 月) 一是通过不断督促企业建立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环节和部

  位的监督控制常设机构,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落实较大危险因素告知,优化、 固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各项工作措施,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聘请第三方安全技术******机构,对园区内“红橙黄”三 类风险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复查,检查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是否建 立、主体责任是否明确清楚、文件是否齐整有效、投入是否到位、 环境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整改是否有效、隐患是否排除、 事故是否降低、管控是否有效、长效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适 宜、安全管理水平是否提升等等。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落实风险管理工作 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工作组,明 确专人负责推进,紧紧围绕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突出重点区域、 重点工艺、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要把危险区域和危险源控制措施落实到位,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 在隐患前面,运用风险管理成果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 把安全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现状安全评价等日常工 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二)细化风险辨识管控工作 各企业要对照市安全监管局发布的《上海市企业安全风险分

  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和《宝山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 作。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管理及商业模式的特点,将安全管理的 特殊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危险因素和隐患治 理的关键时点、环节、部位、工序、岗位,制订并完善安全操作 规程和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巩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治理、防范、 管控的成效。根据要求定期报告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情 况。

  (三)落实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 一是各企业要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岗位,建 立分级管控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 织、制度、操作规程、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 控。尤其要强化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的 重点管控,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风险点变化后的动态评估、等级 调整和管控措施变化,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二是各企业要将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或者防范措施、 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建 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 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注明主要安全风险、可 能引发的事故类别和后果、控制和应急措施等内容。对存在重大 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强化风险点 的监测和预警。

  (四)做好动态评估,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控 各企业要每年上报本单位辨识出风险点和风险评估定级情 况,组织专业力量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各风险 点的安全风险等级,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安 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 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 4 种颜色标示。要针对辨识出的不 同等级安全风险,确定不同的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并从 2018 年起开始实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动态管控。 (五)